1 概述
RIP和OSPF是两种内部网关协议,二者均属于动态路由协议。其中,RIP是泛起最早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,在算法实现上较简朴,在早期的小型简朴网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。可是,随着网络的生长,网络规模扩大且愈加重大,使得RIP无法知足网络需求,为此OSPF协议获得了更普遍的应用。OSPF协议所接纳的实现机制和算法虽然相对较重大,但在处置惩罚大规模网络的路由学习和路径选择问题上更具优势。
2 RIP和OSPF的区别
RIP和OSPF在详细实现上保存较大区别,主要体现在路由算法和路由更新方法上,其次它们的邻人世可交互报文类型、协议报文交互方法、治理距离、防环机制、网络规模限制等方面也保存较大差别。
2.1 路由算法
2.1.1 RIP路由算法
RIP主要接纳距离矢量算法盘算路由,当爆发路由更新时,通过距离矢量叠加的方法直接盘算路由,并凭证路由开销越小越优先的原则举行路由加表,路由的怀抱值(开销)由跳数决议。当跳数凌驾15时,就以为网络不可达。
图2-1 距离矢量算法示例图
例如,假设保存上图所示网络,且Router 1的路由表中已增添直连网络192.168.0.0的路由信息,如图2-2中(a)所示,而Router 2、3中还未同步到此路由更新。此时,路由盘算历程如下:
(1) 关于Router 2,当从Router 1发来的更新报文中学习未知网络192.168.0.0的路由时,会在Router 1的路由基础上举行矢量叠加,距离加1,且下一跳置为报文发送端口G1/2的地点,路由信息如图2-2中(b)所示。
(2) 关于Router 3,当从Router 2发来的更新报文中学习未知网络192.168.0.0的路由时,会在Router 2的路由基础上举行矢量叠加,距离再加1,下一跳同样置为报文发送端口G2/2的地点,路由信息如图2-2中(c)所示。
图2-2 去往192.168.0.0网络的路由信息示意图
2.1.2 OSPF路由算法
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(Link State, LS)的协议,凭证链路带宽来盘算路由开销,每台路由器自力维护一张LSDB(Link State DataBase,链路状态数据库),当链路爆发转变时,先同步LSDB,再通过SPF(Shortest Path First, 最短路径优先)算法盘算获得SPT(Shortest Path Tree,最短路径树),最后更新路由表,如下图所示:
图2-3 OSPF路由盘算历程示意图
1. 路由开销盘算
OSPF路由开销为沿途入接口开销的总和,接口开销通过如下公式盘算:
接口开销 = 参考带宽 / 接口链路带宽
接口开销盘算接纳向上取整的方法,参考带宽默认值一样平常为100Mbps。
图2-4 OSPF路由开销盘算历程示意图
例如,假设保存如上图所示网络,当Router 3学习未知网络192.168.0.0的路由时,路由开销盘算如下:
入接口G2/1路由开销 = 100M / 10M = 10;
入接口G3/1路由开销 = 100M / 1000M = 0.1,向上取整为1;
路由开销 = 入接口G2/1路由开销 + 入接口G3/1路由开销 = 11。
2. SPF算法
SPF算法中,将每台路由装备看成一个节点(本端装备作为根节点),链路状态信息由带有链路开销值(盘算要领参考路由开销盘算)的有向线段体现,通过节点加有向线段的方法描绘整个网络拓扑,例如图2-5(a)。然后,基于Dijkstra算法盘算从本端(根节点)去往各个节点的开销最小的路径,最终获得无环路的最短路径树图2-5(b),凭证SPT就可以更新路由表。
图2-5 SPF算法中网络拓扑结构和盘算后的SPT示意图
2.1.3 比照剖析
RIP接纳的是距离矢量算法盘算路由,算法原理较简朴,因此实现和维护治理都较量容易,但网络规模受到跳数限制(大于15即以为不可达),且直接以路由跳数决议路由优劣,在一些场景下的路由选择可能并非最优。
OSPF接纳SPF算法盘算路由,算法相对较重大,实现和维护较难题,但不受路由跳数约束,可以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网络,且基于链路带宽怀抱路由的战略,在一些场景下路由选择相对越发合理。
例如,假设保存下图所示网络,关于目的网络192.168.0.0/24,Router 2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,其中,路径①跳数为1,带宽为10M;路径②跳数为2,带宽为1000M。关于数据转发效率来说,路径②应比路径①更优,但RIP协议仅简朴地凭证跳数巨细判断路径①更优,而OSPF协议通过链路带宽盘算路由开销的结论为路径②更优,OSPF的怀抱方法显着越发切合现真相形。
图2-6 路由盘算和选择示意图
2.2 路由更新方法
2.2.1 RIP路由更新
RIP协议主要基于四个准时器举行路由更新与维护,划分为更新准时器、无效准时器、扫除准时器和抑制订时器。RIP的整个路由维护更新历程的笼罩规模为自治系统,当爆发路由更新时,统一自治系统下所有路由器都会举行响应的更新历程。
四个准时器的作用如下:
● 更新准时器:决议准时给邻人发送更新报文的时间距离;
● 无效准时器:决议一条路由信息的有用时长;
● 扫除准时器:决议彻底扫除无效路由的时间;
● 已知准时器:决议抑制一条无效路由更新的时长,此准时器主要用于避免泛起路由状态重复转变导致路由震荡的问题;
基于四个准时器,RIP路由更新维护历程如图2-7所示:
图2-7 RIP路由准时更新维护历程示意图
由于接纳准时更新方法时路由收敛速率较慢,因此,RIP中还增添了触发更新机制。若开启了触发更新,准时更新会自动关闭,当路由信息爆发转变时,路由器会连忙向邻人同步路由转变信息,加速路由收敛。
2.2.2 OSPF路由更新
OSPF协议对自治系统举行区域划分,并基于LSA(Link-State Advertisement,链路状态通告)和LSDB举行路由更新维护。统一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维护相同的LSDB,只有当链路状态爆发转变时,才会触发路由更新,此时,统一区域内路由器会先举行LS同步,区域间的路由更新同步则由处于区域界线的路由器(也称ABR)完成路由更新后同步到其他区域,通过这个机制镌汰网络拓扑转变造成的链路状态信息交互量。
图2-8 OSPF路由更新历程示意图
例如,假设保存如上所示网络拓扑,R1、R2和R3的G3/1口在Area 0,R3的G3/2、R4在Area 1。若路由器R1新增直连网络192.168.0.0,此时,网络中路由更新历程大致为:
(2) R1更新外地LSDB并盘算、更新路由表,同时以LSA 1的形式向同区域的R2同步此LS;
(3) R2收到后更新外地LSDB并盘算、更新路由表,同时以LSA 1的形式将此LS同步给R3;
(4) R3收到R2的报文后,更新外地LSDB并盘算、更新路由表,然后从端口G3/2以LSA 3的形式同步给相邻区域Area 1的路由器;
(5) R4收到R3的报文后,更新外地LSDB并盘算、更新路由表;
在多路会见网络中,OSPF还在区域内增添了DR选举机制,划定非DR、BDR的路由器(DR other)只和DR、BDR交互报文,DR other相互之间不举行报文交互,以此镌汰报文交互量,节约资源。
2.2.3 比照剖析
RIP中有准时更新维护路由和触发更新两种方法,一样平常系统默认接纳准时更新方法。若接纳准时更新方法,当爆发网络故障时,由于四个准时器的约束,整个网络完成路由同步所需的时间较长。别的,由于RIP的更新域为整个网络,即当某一处网络拓扑爆发转变,统一自治系统下所有路由器都要同步举行更新操作,影响规模较广,整个网络路由收敛速率较慢。由于信息同步慢,还可能泛起部蹊径由器更新未实时导致爆发路由环路的问题。
OSPF中只有爆发链路状态更新时才会举行路由更新维护,能节约资源,且接纳了区域划分的机制,按区域举行链路状态同步,镌汰信息交互量,路由收敛速率较快。别的,OSPF不是直接举行路由更新,而是在区域内同步LSDB后通过SPF算法盘算获得无环路的最短路径树(SPT),且有主干区域和非主干区域的区分,非主干区域只能与主干区域相连和交互信息,通过这些机制阻止路由环路问题。
例如,假设保存如图2-9所示网络,网络192.168.0.0突然泛起故障,则RIP(接纳准时更新方法时)和OSPF的体现划分如下:
● RIP协议中,R1会在外地删除对应路由,可是R2不会连忙感知到这个转变,而是等无效准时器计时超时,才会将对应路由置为无效,在这个计时期待时代,当R1收到R2的更新报文时,会从中学习自己未知的192.168.0.0网络的路由,且下一跳指向R2,而R2中去往192.168.0.0网络的路由的下一跳指向R1,形成路由环路。在故障爆发到R2彻底删除对应路由,中心需要破费几分钟时间。
● OSPF协议中,假设3台路由器均在统一区域,R2、R3会先同步这条链路转变,然后各自凭证LSDB盘算SPT,完成路由更新,虽然历程相对重大,但信息转达时间破费远低于RIP,且能阻止路由环路问题。
图2-9 路由更新示意图
2.3 其它
● 邻人世可交互报文差别:RIP中运行了RIP协议的直连双方之间都可以交互报文,没有限制;OPSF中有邻人、毗邻关系的设定,建设邻人关系的双方只能交互Hello报文,而建设毗邻关系的双方可以交互所有类型OSPF报文,能交互链路更新信息。
● 报文交互方法:RIP使用UDP数据报传送协议报文,端口号为520,而OSPF将协议报文封装在IP包中举行传送,OSPF的协议号为89。
● 治理距离:RIP的治理距离往往比OSPF要大,详细默认值在差别厂商装备中划定差别,例如,在PP电子5金狮网络的装备中,RIP路由的治理距离默以为120,OSPF路由的治理距离默以为110。
● 防环机制:RIP中主要有水平支解、毒性逆转和触发更新3种防环机制;OSPF协议在算法自己上就能够抵达防环效果,一样平常不需要特另外防环机制。
● 网络规模限制:RIP中划定当转发跳数凌驾15即以为网络不可达,因此所能应用的网络最大直径为15,只能用在中小型网络中;OSPF中没有跳数限制,可以用在较大规模的网络中。
3 总结
RIP和OSPF的区别主要包括如下:
表3-1 RIP和OSPF的区别
特征 |
RIP |
OSPF |
治理距离(以PP电子5金狮网络装备为例) |
120 |
110 |
报文交互方法 |
UDP协议,端口号为520 |
IP协议,IP协议号为89 |
报文交互工具 |
运行了RIP的相邻装备 |
建设邻人或毗邻关系的装备 |
报文交互内容 |
路由信息 |
链路状态信息 |
路由盘算算法 |
距离矢量算法,算法简朴 |
最短路径优先算法,算法重大 |
路由开销 |
基于路由跳数盘算 |
基于链路带宽盘算 |
路由更新方法 |
准时更新或触发更新 |
链路爆发转变时更新 |
防环机制 |
易爆发环路,有水平支解、毒性逆转、触发更新三种防环机制 |
算法自己有防环效果,区域内不会爆发环路 |
网络规模限制 |
最大为15跳 |
无 |
适用场景 |
中小型简朴网络 |
大型重大网络 |
相关链接